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涪陵资讯] 涪陵供电:城市之光的“隐身”守护者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查看8802 | 回复0 | 2020-2-13 17:40:0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涪陵电网调度控制中心。
    “监测发现,龙潭变电站10千伏母线电压偏低"。
    “投入电容器,提升电压"。2月11日,涪陵电网调度控制中心,31岁的值班员高雪紧盯着电脑屏幕,移动鼠标一步步远程操作电力设备,短短数秒之后,远在60多公里之外的上万户山区群众家中的灯更亮了。
    高雪已经在这座118万人口的城市里“隐身”超过10天,不与家人接触、不与外界来往,也顾不上像往常一样用心梳妆打扮,身边只有同班组的2名同事相伴,一切都是为了防疫保电的需要。
    调度控制中心是电网的运行中枢,相当于人的大脑,时刻监控指挥着遍布涪陵城乡的30多座变电站。调整电压只是高雪和同事们每天最基本的任务之一,根据早、中、晚用电负荷变化及时调整,保证电压质量。春节至今,每天这样的任务平均30余次。
    不仅如此,疫情来袭,医疗机构保电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值班员还要重点熟悉定点医院所涉及的重要变电站、重要供电线路的应急方案,密切关注供水等民生行业用电负荷,做到心中有数。虽然工作内容变化不大,但是,对于高雪等值班员来说,肩上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
    调整电压、下达停送电指令、调整电网运行方式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“值班员专业性强,责任重大,我们必须把他们给保护起来。”调控中心党支部书记周廷兵介绍,涪陵电网具有调控专业资格的人员只有16名。
   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被病毒感染的机率,涪陵电力公司在1月31日决定对调控值班员实行封闭管理。调控中心发出集结通知——所有值班员3个小时赶到指定地点。
    接到通知,35岁的李洁一下就懵了,身边熟睡的孩子才1岁2个月。老公是警察,也在抗疫一线;孩子外婆手腕的腱鞘炎犯了,疼得不行;孩子外公在带娃方面又帮不上忙……各种问题浮现在李洁的脑海中,但疫情就是命令,必须服从组织安排。李洁只好将事情告诉了妈妈。妈妈当即表示支持:“虽然我不懂你们的工作,但既然单位这样安排,就说明你们工作很重要。赶紧收拾东西,孩子交给我”。
    “前方有医护工作者抗击病毒,守护人民身体健康,咱们电力可不能拖后腿,就当是出差了。”共产党员刘小刚率先表态。
    “算我一个!”管理岗位上6名曾经的调度员,主动站出来组成后备梯队,24小时待命,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。
    42岁的调控值班员曾江陵是两个孩子的父亲,两个女儿一个念中学,一个读小学。他的妻子也是电力员工,疫情期间白天在供电所上班。曾江陵匆匆给妻子和大女儿交待了一下,就赶往调度中心。“两个女儿非常懂事,大女儿会煮面条、蛋炒饭,还帮着辅导妹妹的功课。”曾江陵说,一家人各尽其责,共同抗疫。
    “盒饭能不能提供点汤?”
    “需要备点常规的感冒药。”
    “房间很冷,能不能提供取暖设备?”
    ……
    随着工作隔离时间的推移,一系列的问题和需求接踵而至。面对大家的诉求,调控中心负责人、共产党员李斌同志及时回复:“所有问题,我来协调!”他的话,给大伙吃了一颗“定心丸”。
    说到做到。李斌坚持每天到岗到位,随时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,积极协调各方解决困难。在车辆紧缺的情况下,他临时充当“外卖骑手”为值班员送餐;在员工反映没有口罩的时候,主动将自己仅剩的3个奉献出来。走访慰问值班员家属,甚至为值班员住宿区送来一束束小小的鲜花。
    调控中心信息机房内,各种通信设备的信号灯不停闪动,共青团员叶思江逐一检查巡视。这里就是电网的“神经系统”。从大年初六起,叶思江就开始在这个“阵地”坚守。“特殊时期,我们电网通信和办公系统不能出一点问题。”
    越是关键时刻,越考验党支部的战斗力。支部书记周廷兵介绍,除了23名党员,还有2名值班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,1名发展对象主动请战,大家都想为保电战疫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。
    “站在这里,再看这座城,很美。”2月11日夜晚,高雪在自己的朋友圈,发布了一张涪陵夜景的图片——万家灯火,点亮夜空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