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铁路规划 规划“八干线,一编组两枢纽五节点”的铁路网格局。“八干线”分别为沿江高铁(渝汉铁路)、渝西高铁,渝利铁路、广涪铁路、南涪铁路、涪柳铁路、渝怀铁路、沿江货运铁路。“一编组”为石沱铁路编组站;“两枢纽”分别为涪陵北站客运枢纽、龙头港站货运枢纽;“五节点”分别为既有涪陵客运站、新增白涛客运站,新增李渡货运站、清溪货运站、白涛货运站。 (二)水运规划 规划长江干线涪陵至朝天门段航道5000吨级船舶全年通航至主城朝天门,为Ⅰ级航道;规划乌江涪陵段为Ⅲ级航道。规划“一区两点”客运码头。“两点”,城区客运码头,位于江南组团;蔺市游船码头,位于蔺市镇梨香溪溪口。规划“一主四辅”货运作业区。“一主”,龙头山作业区,规划其年吞吐量4000万吨;“四辅”,清溪作业区、石沱作业区、白涛作业区、李渡作业区。规划保留既有涪陵川东造船作业区。 (三)公路规划 高速公路:规划“三横两纵六联络”的高速公路网络。“一横”,新增涪陵北线高速(北环线),经新妙镇、石沱镇、义和镇、江北组团、清溪镇;在涪陵区内设置个3个出入口,分别位于新妙镇、义和镇、马鞍街道。“二横”,既有沿江高速,经新妙镇、蔺市镇、涪陵城区、清溪镇、南沱镇;在涪陵区内设置7个出入口,分别位于新妙镇、蔺市镇、龙桥组团、江南组团、江东组团、清溪镇、南沱镇。“三横”,规划渝湘二线高速(包括梓白高速、双白高速),经龙潭镇、同乐乡、青羊镇、马武镇、白涛镇;在涪陵区内设置4个出入口,分别位于龙潭镇、青羊镇、马武镇、白涛街道。“一纵”,在建主城区至南川高速(南两高速),经增福乡、大顺乡、龙潭镇;在涪陵区内设置2个出入口,分别位于增福乡、龙潭镇。“二纵”,规划改线南涪高速,经梓里乡、马武镇、龙桥街道、马鞍街道;在涪陵区内设置3个出入口,分别位于马武镇、龙桥组团、李渡组团。“六联络”,规划新增新妙高速联络线,位于新妙镇;新增江东组团-白涛街道联络线,经江东组团、天台乡、白涛街道;新增南沱-焦石-白涛街道联络线,经南沱镇,焦石镇、罗云乡、白涛街道,设置4个出入口,分别位于罗云乡、焦石镇、白涛街道;规划新增百胜-珍溪联络线,设置1个出入口,位于百胜镇;规划长涪高速联络线,经义和镇,在涪陵区内设置1个出入口,位于义和镇;规划沿江北线高速公路,经百胜镇、珍溪镇,在涪陵区内设置1个出入口,位于珍溪镇。 高等级公路:规划形成“一环十射多联络”的干线公路网。“一环”,由国道319、国道348、国道351,省道408合围而成,经江南组团、江东组团、江北组团,规划等级二级及以上公路。“十射”,国道348东段、省道102东段、省道428、国道319南段、省道206南段、省道102西段、国道348西段、国道319北段、国道351北段、国道351东段,规划国道348西段、国道319南段、省道102西段、国道348东段为一级公路,其他为二级以上公路。“多联络”,县道177、省道412、省道206北段、省道306、国道243、省道341、省道429、省道427、县道XB12大木乡至焦石镇段、县道XB19白涛街道至马武段,规划为二级公路。 一般公路:至2030年,涪陵区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均达到四级以上,实现对乡镇、景区、园区的全覆盖,以及高速公路互通、铁路站场的全联通,撤并村通畅率达到“100%”。 (四)航空规划 规划白涛二类通用机场、五马二类通用机场,分别位于白涛镇、蔺市镇。 (五)客货运规划 客运规划:规划“一主一辅”2个综合换乘枢纽,其中一主为涪陵北综合客运枢纽,一辅为义和客运枢纽站。规划2个汽车客运站分别为涪陵汽车客运中心、涪陵西汽车客运站。 货运规划:规划形成“一基地、四园区、多节点”的货运枢纽体系。“一基地”指龙头山港综合物流基地。“四园区”指中心城区级的现代物流园区、新妙-石沱综合物流园区、清溪材料与“水-水”中转物流园区、白涛化工品物流园区。“多节点”指中心城区高山湾物流配送中心、各个乡镇的基础型物流配送中心和特色型物流配送中心。
全区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形成“中心城区-功能组团-重点镇-一般镇”四级城镇体系: (一)中心城区:包括敦仁街道、崇义街道、荔枝街道、江北街道、江东街道、马鞍街道、李渡街道、龙桥街道8个街道和义和镇。至2030年,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85万人。 (二)功能组团:包括新妙-石沱、清溪和白涛3个功能组团。至2030年,新妙-石沱功能组团人口规模为6.0-7.0万人,清溪功能组团人口规模为2.5-3.0万人,白涛功能组团人口规模为4.0-4.5万人。 (三)重点镇:包括珍溪镇、龙潭镇、焦石镇、马武镇、蔺市镇5个重点镇。至2030年,珍溪镇人口规模为2.0-2.5万人,龙潭镇人口规模为1.6-2.0万人,焦石镇人口规模为1.2-1.5万人,马武镇人口规模为1.8-2.0万人,蔺市镇人口规模为2.0-2.5万人。 (四)一般镇:包括南沱镇、百胜镇、青羊镇3个镇和大顺乡、同乐乡、增福乡、罗云乡、大木乡、武陵山乡6个乡集镇。至2030年南沱镇和百胜镇人口规模为0.8-1.0万人,青羊镇人口规模为0.6-0.8万人;大顺乡、同乐乡、增福乡人口规模为0.2-0.3万人,罗云乡人口规模为0.1-0.2万人,大木乡、武陵山乡人口规模为0.3-0.5万人。
城市功能布局(一)江南组团:主要为现状建成区;是市民集体认知的母城,是集“文-商-旅”融合发展的新型城市中心。重点优化既有城市功能,建设符合未来价值体系的功能布局;提升城市建设品质,增加绿地、广场和文化交往空间;改善居住环境,逐步降低开发强度;控制人口过度聚集,优化配套设施布局。 (二)江东组团:现状建成与更新建设重叠区域;是江南组团的疏解区域。重点拓展品质居住、文化交往、商业服务功能,疏解江南组团的非“文-商-旅”功能;控制滨江绿地与通江绿廊,提供相对高品质的居住产品。 (三)江北组团:近期有条件拓展区域;是江南组团的疏解区域。建设以品质居住、文化消费为主的功能,提供差异化的城市空间;保障配套基础设施建设。 (四)龙桥组团:近期重点拓展区域;是全区的交通枢纽、开放门户、产业基地。重点落实交通、物流、产业三项功能;围绕港口拓展第三方物流和临港制造功能;保护陡峭山崖,预控配套居住;重点协调多项交通设施及走廊的空间布局。 五)李渡组团:近期重点拓展区域;是集商业商务、公共服务、先进制造、科技研发、商贸物流、品质宜居于一体的综合新城。推动现状园区产业的提档升级,丰富既有支柱产业的内涵,并继续扩大产业规模;启动综合保税园区、现代商贸物流园区、创新研发园区的建设;继续围绕师院区域聚集城市发展,发挥高铁站的带动效应完善高铁城区建设,依托长江岸线资源发展滨江景观城区;保护并积极培育生态走廊,增加市民公共活动空间;积极聚集人口,充分保障各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。 (六)义和组团:城市远期拓展区域;是城市远期拓展的综合新城。预控为居住、公共服务、产业为主的综合新城;保护山水自然空间,高标准的城市建设品质,预控区域级的公共服务职能;积极聚集人口,完善设施配套建设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