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落实重庆市委、市政府“全力做好援鄂医护人员家庭后勤保障、解除后顾之忧,让医护人员全心全意投入疫情战斗中”的工作要求,落细落小市文明委关于开展“阻击新冠病毒 我们共克时艰”爱心志愿服务行动,重庆市涪陵区围绕“问需求、解急难、勤关爱、送问候”的服务原则,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站就近服务优势和各级文明单位行业支援优势,组建“交通服务、学业辅导、扶老助幼、心理疏导、应急保障”的“多对一”志愿服务队伍,为援鄂一线医护人员家庭舒馨便利的生活保驾护航。 一、全面排查、到户到人,完善一线医护人员家庭信息台账 ![]()
组建“阻击新冠病毒 我们共克时艰”爱心志愿服务工作组,制定守护方案,精心梳理统计出全区目前共计援鄂医护人员、市内集中救治医院以及区内定点医院的新冠病毒医护人员85名,组织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家人一一联系,仔细询问、关心医护人员家人生活状况,掌握家庭具体地址,收集实际困难,建立完善对接帮扶台账,为精准守护一线医护人员家庭做好充分准备。 二、条块结合、多方联动,组建“多对一”志愿服务队伍 ![]()
充分发挥涪陵区委政法委、区卫生健康委、区教委、区住房城乡建委、团区委、区科协等各级文明单位行业优势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所就近就便服务优势,发布招募需求,招募“雷锋的士”驾驶员12名、心理咨询志愿者8名、学业辅导志愿者10名,生活照料志愿者76名,党员志愿者58名,采取“多对一”的结对方式,全方位保障一线医护人员家庭的出行、心理健康、孩子学业辅导以及生活物资采购等需求。 三、密切联系、畅通渠道,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![]()
建立“多对一”联系制度,将结对志愿者联系方式印制成“爱心联系卡”,送至一线医务人员家中,畅通联系渠道,搭建起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家庭的“连心桥”。马鞍街道一户家属通过结对志愿者反映家中孩子要上网课,但没有安装宽带,志愿者及时报告街道办事处,联系通信运营公司,当天上门为该家庭安装了宽带。截至目前,志愿者针对医护人员家属实际需求,开展生活物资采购、卫生打扫、学业辅导、手机维修、宽带安装等各类服务153次,做到“有需必应、有急必解”,以实际行动帮助一线医护人员家庭解决实际困难。 四、多管齐下、形成合力,建立三级慰问体系 ![]()
涪陵区委宣传部、区文明办为一线医护人员家庭赠送口罩1700个、消毒液85瓶;团区委积极发动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、区青促会,带动爱心企业家和爱心人士捐赠价值4万元的榨菜、大米、水果等生活物资,定向捐赠给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庭;各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站,为社区一线医护人员家庭送去米、面、油、奶、蔬菜等生活物资,切实保障生活需求。 五、加强宣传、树立典型,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![]()
深入挖掘援鄂及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、志愿者、爱心人士等战“疫”感人事迹,在“文明涪陵”、巴渝都市报、涪陵广播电视台累计宣传报道感人事迹30余篇,增强援鄂医务人员及其家属、结对志愿者的自豪感、荣誉感,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的良好氛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