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涪陵资讯] 涪陵:民生实事解烦忧 件件落实幸福来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查看19423 | 回复0 | 2021-3-6 13:09:1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两江福地 神奇涪陵 摄/黄河

华峰集团专场招聘会现场 摄/黄河

美丽乡村公路

市民在环境优美的小区休闲娱乐

开展“服务百姓健康行动”大型义诊活动 摄/黄河

3月,阳光正好,微风不燥。漫步绿野间,簇簇李花点映,橙红的石沱蜜柑挂枝头,青菜头成串晒着太阳;在白鹤森林公园,樱花、桃花,人们竞相拍照;走进美心红酒小镇,空中索道、小火车、大摆锤,游人如织,欢声笑语;从两江文化广场沿着石梯逐级而上,可观长廊间镌刻的诗词,重温历史文脉,亦可远眺江面,赏一派宁静祥和。
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近年来,涪陵从民生保障出发,不断增进民生福祉,加快补齐社会发展领域短板,全面提升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。尤其是在过去的2020年,伴着16件重点民生实事顺利实施,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全面完成,新分配公租房(廉租房)763套,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.2%......一张张民生清单、一项项民生实事,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多措并举 筑牢稳岗就业保障网

春风送岗位,就业暖民心。2月23日,华峰集团专场招聘会在涪陵区人力资源市场举行,来自华峰化工、华峰氨纶和华峰铝业的3家用人单位在现场进行招聘,吸引了500余位求职者。据悉,华峰集团此次招聘共有十多个种类1000余人的用工岗位需求,由于其薪酬和福利待遇相对优渥,招聘会当天共有350余人在现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协议。

“作为工业强区,我区的用工需求量正逐年增加。春节小长假后,是企业招工、求职者务工的高峰期,特别是去年春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许多外出务工的求职者选择留在涪陵务工,切实解决好求职难、招工难问题尤为重要。”涪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进一步做好稳岗就业,涪陵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于2月底至3月底开展“春风行动”暨春季招聘月活动,并将每周二、五设为定期线下招聘时间。

近年来,涪陵扎实做好“六稳、六保”工作,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,持续优化就业结构,稳步提高就业质量,丰富发展就业政策服务体系,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显著增强。为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工作,该区以公益性岗位安置为抓手,发挥临时公益性岗位作用,结合新建扶贫车间,让城乡人口实现多形式就业;实施“渝创渝新”创业促进行动计划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,全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,以创业带动就业;出台了2020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措、社保费“减免缓”等一系列政策,全面抓好就业保障服务。

2020年,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8499人,职业培训9868人,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9.30%,扶持创业贷款发放金额27032万元,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人数1437人,新建就业扶贫车间9个;累计发放扶持创业贷款2.7亿元,同比2019年增长47.2%,落实贷款贴息1077.7万元,带动就业3000余人。

通村畅乡 织密交通运输致富路

山道弯弯,流水潺潺。3月3日,首届“石沱蜜柑”采摘节在石沱镇千秋村举办,络绎不绝的车辆穿过沿江高速驶入乡村,但见平整光洁的公路边,盛放的油菜花与乡村民居相互掩映,引得游客驻足拍照。

“自从修好了乡村路,咱们村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!以前要拉到镇上卖的柑橘,现在在家门口就有人来采摘、有货车前来运输。”千秋村村民郭通全一边笑着说起如今的变化,一边向前来采摘的游客介绍自家的柑橘。

修一条路,造一片景,富一方百姓。近年来,涪陵紧扣交通建设三年行动,围绕“建好扶贫路、打通断头路、构建联网路、建设产业路、打造旅游路”的建设发展方略,积极探索“四好农村路”高质量发展。3年来,新建“四好农村路”2680公里,其中含948公里的63个贫困村“四好农村路”和227公里的产业路旅游路,带动了贫困村的农副产业发展,南方早熟梨、榨菜、龙眼、荔枝等一大批山货走进大都市。目前,该区行政村通畅率已达100%,村民小组通达率已达100%。

修好路,通上车。在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中,涪陵全区27个乡镇街道中,除2个纯城区街道外,其余25个乡镇街道和303个建制村已全部开通客车,共有农村客运车400辆、农村客运线路186条,实现乡镇客运站建成率100%、农村客运线路站点覆盖率100%、行政村通农客率100%。3年来,涪陵新增农客线路8倍达到186条,构建起了“内循环、外辐射、干相连”的城乡客运网,搭建起了集信息采集、数据分析、动态监控于一体的客运信息网,城乡交通一体化水平率先达到5A水平,被交通运输部评为首批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区。

内外兼修 打造宜居美丽幸福家

2月20日,位于涪陵江东两江文化广场的默羲涧城市书房正式开始试营业,不少附近的市民忍不住走进这一江畔的书院一探究竟。

据悉,该书院内藏书3000余册,设有公共阅读区、茶艺等传统文化活动区,提供公共阅读空间的同时,将有序开展书法、茶艺、花艺、陶艺、展览等文化活动。

近年来,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,营造全民阅读氛围,涪陵以区图书馆为抓手,建立了顺江移民小区分馆、秋月门社区分馆、蔡家坡社区等6个社区分馆,涪州书院分馆、尚书源分馆、美西分馆、拾光里书苑分馆等6个公共图书馆分馆,同时引入面向市民免费开放5个“24小时不打烊”书吧,为市民提供文化休闲场所。

建社区图书馆书院、引入24小时书吧、开设城市书房,仅仅是涪陵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,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,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涪陵坚持“生态优先、民生优先、品质优先”原则大力优化公共空间,充分利用“四山两江”“两江四岸”的自然优势,全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大力实施城市景观改造,着力深化精细管理,城市颜值气质进一步提升,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,市容秩序持续向好。

建设坚持添园增绿,加快推进城市公园、广场、园点建设以及节点景观塑造、山体生态修复、闲置空地补绿,江南滨江公园、插旗山公园、北山公园、聚云山公园、玉屏公园等大型公园建成投用,城区公园、广场、园点达54个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.65平方米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.66%;坚持以点带面、串点联线,将环湖区域4个带状公园和3个临江广场连点成线,建成两江环湖区域“百里绿道”和9条直达四周山体公园的绿道,形成“一环九射”城市绿廊,城市生活越来越美好,市民生活越来越舒心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