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涪陵资讯]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重庆涪陵:黄金水道焕新“枢纽之城”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查看7018 | 回复0 | 2023-12-25 14:09:5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长江自西向东,在武陵山麓与南来的乌江交汇,造就了千年繁盛的水路枢纽——重庆涪陵。
  江上舟楫穿梭, 八方客商云来。涪陵,依水而建城,得水运之利而兴城。摊开一张重庆地图,长江与乌江交汇的涪陵,恰好也在这座直辖市的地理几何中心点附近。
  历史上,一坛坛榨菜从这里装箱,沿江而下,闻名全国。时至今日,作为长江上游可常年停泊的深水良港,矿石、粮食、钢材等大宗货物在这里集散,辐射重庆、四川;乌江航运加速复航,“千里乌江第一港”焕发新生,将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辟新的水上大动脉。
  “千百年来,独特的交通区位赋予了涪陵承接东西、联动干支的重大使命,也让这里成为内畅外联的枢纽之城。”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郑小平表示。
  作为长江流域首批开放的14个沿江城市之一,涪陵一直是长江黄金水道上的重要节点,基础设施及运力规模在长江上游名列前茅。“以去年为例,涪陵区水运方面完成货运量3447.44万吨、货运周转量570.05亿吨公里。”涪陵区港航海事事务中心主任李明亮表示,这些货品除了满足涪陵及周边产业及商贸需求外,还辐射贵州等周边省份。
  上个月,一批搭载非洲进口红木的船舶经长江在涪陵中转后,沿乌江驶抵贵州遵义港。这是乌江自复航以来首次通过“干支联运”方式打通进出口国际货运新通道。不久前,重庆、贵州两地联合印发《渝黔深化合作推动乌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建设实施方案》,提出到2027年,实现乌江“航道通行千吨级、港口吞吐千万吨”目标。“黄金乌江”呼之欲出!
  当地学者分析称,在长江、乌江“干支联运”效应下,涪陵作为长乌两江航运中转基地,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当地航运产业发展,加快形成物流集聚效应,助推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。
重庆龙头港是目前5000吨级船舶常年可抵达的长江最上游港口。新华网 马天龙 摄
  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
  冬日暖阳下的涪陵龙头港,一艘满载高分子新材料制成品的货轮在码头缓缓离岸,驶向长江下游。不远处,港区的散货泊位建设进入冲刺阶段,预计年内可完工验收。
  “作为长江上游的核心枢纽港之一,龙头港是目前5000吨级船舶常年可抵达的长江最上游港口。”龙头港总经理李杰表示,目前正通过完善进港铁路、粮食进口口岸等功能,加快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的综合物流基地。
  截至目前,涪陵区已在长江、乌江沿线形成以龙头港为主港,李渡、清溪、大石溪三个码头作业区,众多专业码头共同组成的港口集群。此外,辖内还有海关总署批复的水运口岸黄旗作业区。航道方面,涪陵区拥有长江干线一级航道77公里,乌江三级航道33公里。
  在长江上跑了20多年航运的符武林,如今是重庆凯美特航运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。“我们目前的绝大部分船只都是涪陵造,相关的配套服务也都能在本地找到。”符武林表示,得益于全产业链形成的良好生态,自己所在的企业已成为中石油在重庆最大的汽、柴油水上运输供应商。
  据统计,涪陵现有水运相关企业90家,覆盖造船、航运、港口、洗舱、维修等全领域,形成了川东造船、长运物流等一批重点企业。其中危化品水运企业9家、运力56.8万吨,居重庆市第一,在全市占比达到76.8%,在长江水系占比达到14.3%。
  “涪陵港区是重庆港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载体。”李明亮表示,涪陵将进一步推动龙头港全面形成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,加快长江、乌江涪陵段航道整治提升,助力航运企业提质增效,为黄金水道发挥“黄金效益”提供支撑。
一艘满载高分子新材料产品的货轮在龙头港码头作业。新华网 马天龙 摄
  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助力
  “我们正加快扩大涪陵基地的产能。” 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轮值总经理臧红辉表示,5年前,总部位于浙江的万凯新材料溯江而上,在涪陵投资建设180万吨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项目。
  以长江为纽带,这家新材料企业完成了自身协同联动的区域布局,也给涪陵送来了一家年产值超百亿的制造业支柱企业。得益于便利的水运条件,涪陵已集聚起包括万凯新材料、华峰、攀华等一批重点材料企业,并跻身成为重庆材料产业第一大区,正加速推动产业集群向2000亿级迈进。
  长江黄金水道,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优势。地处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涪陵,已形成以材料、清洁能源、消费品、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六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发展体系。
  “在港口规划布局上,我们也重点向高新区、综保区、临港经济区等集聚,以‘水运大区’优势赋能‘产业强区’发展。” 郑小平说。
  在涪陵临港经济区,一德粮油正在加工一批进口的大豆原料。大豆原料运输主要依靠水路,这也是企业选择落地涪陵的重要原因。涪陵是南通一德粮油沿长江经济带布局的第三个生产加工基地,项目总投资30亿元,可形成年处理油料200万吨、处理脱胶油40万吨的生产能力,年产值超100亿元。
  “目前,龙头港的服务客户除重庆本地外,还涉及四川成都、广安等地。”李杰表示,下一步龙头港还将通过铁路、公路等交通方式,形成与两江新区等重要制造基地的快速物流通道,提升港口辐射效能。
重庆龙头港码头作业区。新华网 马天龙 摄
  国家战略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
  “通过航运,长江黄金水道、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物流大通道在涪陵交汇,背后是国家战略叠加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。” 郑小平表示。
  近年来,长江黄金水道、中欧班列、西部陆海新通道为西部地区构建起了向东向西、双向开放的新局面。大通道之间的衔接与协同,有利于形成“连点成线”“织面成网”的高效物流体系,进一步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  今年7月,贵州余庆至重庆涪陵集装箱班轮航线实现首航。这样的新尝试让沿线许多企业眼前一亮,相较传统的陆路运输方式,水路运输成本大幅降低。更重要的是,这让人们看到了长江黄金水道与西部陆海通道联通的新可能。
  此前印发的《渝黔深化合作推动乌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建设实施方案(2023—2027年)》明确,以涪陵为起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水陆联运通道研究论证。
  “长江、乌江‘干支联动’将进一步丰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组织形式。而作为最重要承载节点的涪陵,港航基础设施能力必将大幅提升。”李明亮表示,乌江航运适合推广新能源船舶,还将为涪陵造船业转型升级带来市场空间。
  郑小平表示,涪陵下一步将加快打通“大通道”、建设“大枢纽”、畅通“大循环”,加快龙头港铁路专用线等重点项目建设,着力构建立体化多式联运综合交通网络,努力在推动长江经济带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、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中交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