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,自2001年提出建馆设想以来,相关部门累计投入资金2.1亿元,用于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建设,以及白鹤梁题刻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。目前,重庆市、涪陵区与该馆正在积极推动题刻申遗工作。
白鹤梁题刻保护罩体内注入净化后的长江水,既24小时循环,又连通长江,形成一个半封闭的水体小生态。经对比研究发现,比之前裸露的环境对题刻的影响要小很多,实现了文物的科学保护。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不止步于此,开展了长江流速、流量、浊度、水位高度与水体生态,光照、水生生物、石质变化相互间的关系和控制,钢构件腐蚀及其控制,小生态中的石质病害防治等一系列的课题试验,构建、优化和进一步稳定水体生态,实现对文物最小化扰动,传之后世、永续利用。
今年,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将出版8本与白鹤梁文化有关的书籍。1~7月,该馆除接待12万名游客以外,来自全国各地在此开展巡展研学人员共9万人,其中6.3万人为未成年人。到该博物馆参观游览成为人民群众融入高品质生活方式的一部分,满足了其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。
白鹤梁题刻申遗工作,已经完成了相关立法、保护规划、文本编写等工作。目前,正在实施白鹤梁题刻本体和保护环境监测系统,项目计划投资1197万。这一切都使得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成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范例,成为世界级的宝贝、长江历史文化的名片
欢迎光临 涪陵网事 (https://www.fulingws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